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

完美的情人節 【聯合報╱王文華】


完美的情人節 

    七夕那天,我的「夢想學校」上課。學員中有一對遠距離情侶,叫JoniDennis。他們難得見面,卻用一起來上課的方式慶祝情人節,令我感動。但真正震撼我的,是課程結束之後發生的事。


當天的課程是「執行力」,第一個重點是:「從『願景』,而不從『事件』,解決問題」。


這是我多年來觀察企業、職場、愛情、婚姻的心得。所謂「事件」,是沒預期的、一次性的,彼此不相關的事情。比如說午後下了一場大雨,上班時客戶打電話來問一個問題,下班後跟老婆吵了一架都是「事件」。


所謂「願景」,是內心深處,我們對這工作、這婚姻的態度、目標、價值觀。我想創業發明出治療癌症的藥,我想和情人共組一個有兩個孩子、三代同堂的家庭,這是「願景」。


因為「事件」具體,「願景」抽象;「事件」可以很快搞定,「願景」往往需要慢慢探索,所以人都傾向於先忙「事件」,再想「願景」。最後的結果,就是變成受雇傭兵、無頭蒼蠅。


在企業中,員工每天做著例行公事,卻不知為何而戰;老闆每天忙著解決問題,卻沒思考問題重覆發生、背後結構性的原因。


在婚姻中,有的老婆每天懷疑老公出軌。抓到一次外遇(「事件」),勉強原諒了老公,但永遠想抓到第二次。每天疑神疑鬼,沒心情去思考問題的根本原因,是老公的價值觀就不認為婚姻需要忠誠。


「事件」像疼痛,是病徵。「願景」像腫瘤,是病灶。「事件」當然要處理,就像疼痛必須注意。但若整天只忙於「事件」,就像痛了一個月還在猛吞止痛藥,而不去看醫生。


我們都知道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荒謬。但我們在工作、婚姻中做了很多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事,卻渾然不知。


所以我告訴自己和同學:要真正發揮執行力,不能只看「事件」本身,而要從疼痛背後的腫瘤、「事件」背後的「願景」,來瞭解、解決問題。


當我講這道理時,舉的是成功企業的案例,但台下的學員JoniDennis,卻想到長年分隔兩地的處境。


課程結束後的晚上,DennisJoni說:「我們來建立一個願景好不好願景就是:『齊攜手,組家庭,成家業,體康健,共白頭』;而未來一定有很多的事件,我們再一起解決吧!」


Joni聽了後哭出來,她決定發揮王老師教她的「執行力」,戴上戒指,不再漂泊了。


我的願景是「啟發人心」。我也曾懷疑,我給學員帶來的啟發和感動能持續多久?但當Joni跟我分享這故事的那一刻,我不懷疑。那一刻,我也覺得,我不再漂泊了。


我不是男主角,但這是我最完美的一個情人節。一切,都是因為「願景」。


(作者是作家、「夢想學校」創辦人)


2011/08/10 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推薦書籤

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Share
更多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